海涛法师法语 ( 1 )

净空大师法语精髓

 
護持正法聽經念佛不忘佛號不忘佛陀教誨
天天改過長時薰修與性德相應你天天要檢點,所以這早晚課誦是很重要的。早課提醒,怕忘掉了,提醒我今天一天,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不違背性德,我要讓我自性的光輝要透出來。自性的光輝,我們學了這麼多年,把它濃縮起來二十個字,「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,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」,這是自性裡面的光輝,不要忘記。晚課是反省、是檢討、是懺悔,我今天有沒有做錯?我待人接物有沒有虛偽?虛偽,真誠就沒有了。有沒有染污?我還起貪瞋痴慢,染污了,我還有自私自利念頭,染污了,不清淨了。處事待人接物我還有不平等、還有高下,平等沒有了;還有迷惑,正覺沒有了;還有自私自利,慈悲沒有了。所以總得要檢點反省。反省,把自己的過失找出來,這叫覺悟;悟後起修,明天我再不犯這個過失了,那叫修行,把我這些過失統統修正過來
 
 
 
 
 
 
改造命运从何改起?从自己的习气、过失做起。你既然晓得自己的过失,要把这些不能考取功名以及无子的过失都改正刷新。一定要积德,过去贡高我慢,常以自己的才智压抑别人,处处好强好胜,不能容人,现在将这些缺德改过来。包荒是拓开心量,包容一切。佛菩萨之所以伟大,就是心量大,心包太虚,量周沙界。因此,一定要拓开心量,拓开心量的人有福。务要和爱,一定要和气,有爱心。

修行、修什么?就是改过。从现在起发心改过,一直到等觉菩萨还是改过,过失都没有了就成佛了。有过失就不能成佛,所以菩萨叫觉有情,菩萨是有情众生,不过他觉悟。觉悟,就是知过能改。

修行第一要发愿。阿弥陀佛四十八愿,仔细想想我们有没有?我们要把四十八愿变成自己的愿心,咱们跟阿弥陀佛是同心同愿,真正的同志。同愿、同志,就是一个人,换句话说你也变成了阿弥陀佛的化身。所以阿弥陀佛是榜样,我们要照这个样子来塑造自己,把自己改变成跟阿弥陀佛一模一样,心一样、愿一样。你想想,你怎么不能往生,决定往生!心愿相同,然后言阿弥陀佛之言,言语相同了。平常处世、待人、接物,念念不忘阿弥陀佛,念念不忘劝人念阿弥陀佛,这就是言阿弥陀佛之言,行阿弥陀佛之行。

我们的身、语、意三业都像阿弥陀佛,就是阿弥陀佛的化身,就是阿弥陀佛乘愿再来。这比义理再生之身高的多。这是即身成佛,成了阿弥陀佛了,把我们凡夫身摇身一变,成了阿弥陀佛再来。本来我们是业报身来投胎的,现在一变,变成了阿弥陀佛,乘愿再来!这是改造命运最殊胜、最上乘的改法

 
 
 
 
 
 
【一句佛号念到底阿弥陀佛是万德洪名,以名召德,罄无不尽。阿弥陀佛这句名号确确实实是万德洪名。这句名号展开,那就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所说的经教,一句名号全包了。这句名号也就圆满含摄八万四千法门、无量法门。你念这句佛号,你把整个佛法统统念到,一个都不漏。念一句阿弥陀佛,把十方三世无量无边诸佛如来也统统念到,都包括在其中。十方诸佛赞叹弥陀,十方诸佛称阿弥陀佛为「光中极尊,佛中之王」,十方如来没有一个不劝导众生,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,这还得了吗?念这句阿弥陀佛无比的殊胜,真正不可思议。】
 
1 持名念佛法门,学习非常之简单。持名念佛有三个秘诀,第一个,决定不能怀疑;第二个,决定不能间断——就是这一句阿弥陀佛,最好能够说保持二六时中,我们讲日夜不中断,心里面有阿弥陀佛。

 

 
2 口里面断没有关系,口念久了会累,可以休息休息,心里面不能断。功夫好的人,他睡觉作梦也会念佛,那是最好的,我们现在初学的人还做不到。

 

 
3 所以,你念累了就休息,休息好了接着再念。当我们有工作的时候,我们把佛号放下,专心去做工;工作做完了,佛号马上就提起来。
 
4 这个法门之所以殊胜,就是因为随时随地可以修,没有拘束,行住坐卧都可以念,站着可以念,走着可以念,坐着可以念,睡在床上也可以念,你看这个多方便;其他法门的修学,没有这么方便。
 
5 但是,躺在床上念佛会伤身体,所以可以默念,或者全部精神贯注在听。总而言之,忆佛念佛,现前当来,必定见佛,就是要不中断。

6 第三个秘诀是不夹杂——要专、要纯。夹杂,我又念佛、又念咒、又参禅、又研教,甚至于又做法会,这些都叫做夹杂。夹杂,我们的功夫必然就间断,一定就不专、不纯。

7 真正能够做到不怀疑、不间断、不夹杂,没有不成就的。你要真正用这个方法修三个月,你就法喜充满,就得到初步的效果——确实心清净、烦恼少、智慧增长、身心安乐。

8 继续不断修学三年、五年,给诸位说,就能够达到生死自在。你想想看,哪个法门能有这么快,短短三、五年当中就可以做到生死自在?这真正是不可思议!确实除了念佛法门,任何一个法门都做不

 
 
 
 
 
 
 
【安身立命,教學為先;創業齊家,教學為先;建國君民,教學為先;禮義之邦,也是教學為先;穩定和諧,教學為先;國豐民安,教學為先;太平盛世,教學為先;長治久安,教學為先;連諸佛的報土、極樂世界,也是教學為先。】

這一句在佛法裡,發菩提心,教學為先,落實在教育。所以「自明誠,謂之教」,這身修。「創業齊家,教學為先」。古人說子不教,人心壞了;家不齊,社會亂了,所以創業齊家,教學為先,在古時候有家教、家學。「建國君民,教學為先」。建立一個政權,領導全國的人民,怎樣能做得好?教育,教育辦好了,什麼問題都解決了。禮義之邦,明禮崇義,教學為先;穩定和平,也是教學為先;國豐民安,國豐民安是果,教學為先是因;太平盛世,教學為先;長治久安,教學為先。最後我講到,諸佛報土,教學為先;極樂世界,教學為先。宗教裡頭所講的神、天神、天國、樂園,怎麼來的?教學來的,上帝要不教學,上帝的世界也會動亂。佛的極樂世界靠教學,就是教學為先,教學比什麼都重要。

 
 
 
 
 
 
古大德常教人回頭是岸,從哪裡回頭?從五欲六塵回頭,從自私自利回頭,從迷惑顛倒回頭,從一切罪業回頭。

印光大師的佛堂裡面,有一副他老人家自撰的對聯,上聯是苦海無邊回頭是岸,下聯是樂邦有路能願即生。樂邦就是淨土,就是極樂世界。這是告訴我們:就怕你不回頭,一回頭就得救。

什麼是回頭?肯念佛就是回頭。縱然過去無知,造了無量無邊的罪業,只要肯真正回心懺悔念佛,還是有的救;怕的是不肯回頭、不肯改過,那就不得了!

佛門常講回頭是岸,從哪裡回頭?從事事物物統統回頭,專依阿彌陀佛,這就對了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淨空法師:沒有皈依、想皈依的,跟我一起念,也就是等於皈依了

請大家跟我一同皈依三寶!

沒有皈依、想皈依的,跟我一起念,也就是等於皈依了。

誓詞我們念三遍:

阿阇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從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兩足中尊;皈依達摩,離欲中尊;皈依僧伽,諸眾中尊。

阿阇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從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兩足中尊;皈依達摩,離欲中尊;皈依僧伽,諸眾中尊。

阿阇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從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兩足中尊;皈依達摩,離欲中尊;皈依僧伽,諸眾中尊。

三皈是學佛第一堂課。入佛門,皈依三寶,以三寶為師,自稱為三寶弟子。所以三寶的意思一定要懂。

三寶裡面最重要的意思是自性三寶,這才是真正皈依處。佛法重視向自性當中去求,明心見性就成佛了。所以我們皈依的是依自性。

是覺悟的意思,佛陀就是自性覺。自性本來是覺的,為什麼會迷了?這一念不覺就迷了。佛陀的教育沒有別的,就是幫助我們回歸自性,把自性覺找回來,這就成佛了,學佛的功德就圓滿了。自性覺是無所不知、無所不能,性德。六祖慧能大師明心見性,他回歸到自性覺了。自性是什麼樣子?他給我們描繪的,第一個,本自清淨。自性就是真心,真心就是佛,這個不能不知道。妄心不是佛,真心是佛。如果用這兩個字來對比,真心是佛,妄心是魔。是折磨。真心得大自在、得大喜樂,跟魔恰恰相反,魔是迷,佛是覺。

皈依佛,兩足尊,這個,一個是智慧,一個是福德,這兩種。這兩種是所有一切眾生所希求的。在這兩樣當中,佛是達到究竟、圓滿。就是滿足的意思,圓滿了,福、慧當中他是最尊貴的,真正到圓滿,這是自性覺

達摩是皈依法,是自性正,正知正見,稱之為離欲中尊。什麼方法能幫助我們回歸自性、幫助我們成佛?那就是要離欲中尊。換一句話說,是教我們放下,放下就證得了。我們學了這麼多年,大乘經教裡佛常說,放下執著,對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執著了,為什麼不執著?因為是假的,不是真的,執著是錯誤的,你可以受用它,你不能執著它、你不能佔有它,因為它是假的,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,所以離欲

裡頭,佛法是最尊貴的,佛法把執著放下了、把分別放下了、把起心動念統統放下了。放下起心動念就是佛;有起心動念,沒有分別、執著,這是菩薩;有起心動念、有分別,沒有執著,這是阿羅漢;起心動念、分別、執著全有,這叫凡夫。佛法修行沒有別的,就是教你放下。放下之後,才是全心全意為眾生服務,這度眾生。自己沒放下,沒法子度眾生,眾生不相信你。佛是放得最乾淨、最徹底,起心動念都沒有了。眼看得清楚,沒有起心動念;耳聽得清楚,也沒有起心動念;六根在六塵境界上,清清楚楚、明明了了,沒有起心動念、沒有分別、執著,這就叫佛法,這就叫自性覺自性正,所謂正知正見。

是團體,所謂眾中尊,在佛法,用現在話說就是團體。所有團體當中,僧伽這個團體是最尊貴的,為什麼?他修六和敬見和同解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利和同均。所以這個團體是所有團體裡面的榜樣、模範,叫六和的團體。這個團體值得人尊敬、值得人學習。

那麼今天,形式上的三寶,我們講主持三寶,表法的,都出了問題。可是我們要皈依,我們皈依自性三寶。對於表法的三寶,不要問他做得對不對,看到佛像,就想到自性覺,這就對了,我要像佛陀一樣,覺而不迷;看到書本,不一定是佛書,只要看到書本,我就想到我要正知正見,這就是歸依法,不能有邪知邪見;看到出家人,就想到我們在團體生活一家都好,叫家和萬事興,家也是個團體。佛家講的,四個人以上在一起居住、在一起生活,就是一個僧團,他是四個人。那如果一個家庭裡頭,夫妻兩個,有兩個小孩,這四個人,那就是一個僧團,這個僧團要修六和敬,那就是佛教的僧團。佛教僧團是和睦的僧團,有親愛的意思,互相尊重,互相敬愛,互相照顧,互相關懷,互助合作,這個團體多好!多麼幸福、多麼美滿!取這個意思。所以一看到出家人,就提醒我們,我們的團體要和睦,家和萬事興。在家庭,這是小團體;在公司行號,這是大團體;在國家,這是更大的團體,統統要和睦。那麼這是三皈依的本意,一定要了解,一定要落實。別人跟我不和,我要跟他和,一定要感化他
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我自己發願,我也常常勸別人,我們這一生來到這個世間,應當做世間第一等好人,就是要做到「存好心、說好話、行好事、做好人」,這是善修。

「存好心」,存什麼樣的好心?佛心,真誠心、清淨心、平等心、正覺心、慈悲心,無貪、無瞋、無癡。以這個心對一切人事物,沒有絲毫不善。即使對於毀謗我的人、侮辱我的人、陷害我的人,都無絲毫不善的念頭。

你們問我修行是什麼功夫?我老老實實告訴你,我做到了這一點,我能常生歡喜心,心裡沒有怨、沒有對頭,無論別人用什麼態度對我,我都是一味真誠慈悲待人。我向純淨純善精進,希望這一生臨命終時,沒有一絲毫遺憾。羅漢、菩薩、佛果很高,我們未必能做到,善人是可以做到的。

「說好話」,佛在經教上教導我們,不妄語、不兩舌(不挑撥是非,不欺騙人)、不惡口、不綺語;除此之外,出言無不是利益眾生,這就是說好話。古德常常讚佛,「世間好語佛說盡」,這是真的,我們要學。

「做好事」,大乘經論上常常教導我們,「四攝、六度、普賢十願、文殊十波羅蜜」,這是好事。菩薩有無量無邊的善行,總不出普賢十願和文殊的十波羅蜜。

上面三條做到了,就是真正的好人。這些年來我們講經的總題目是「學為人師,行為世範」,要念念不忘此八字,念念以此作為善修的標準,這是我們要學習的

 
 
 
 
 
 
 
1.隨緣就自在,攀緣就煩惱。攀緣是什麼?我一定要這樣,我一定要那樣。你這個一定,就是分別,就是執著,就是造業。

2.蓮池大師教給我們,真正修行人決定不攀緣,決定不貪戀名聞利養。學佛的人,五欲需要,隨緣隨分,不強求,不攀緣,得過且過就夠了。從今以後隨緣度日,把整個時間用來念佛,要辦我們這一生當中第一樁大事。

3.佛法固然叫你要多行善事,可是你要知道,好事不如無事!最好的事情就是老實念佛,沒有比這個更好。做好事,隨緣去做,決定不攀緣。什麼叫攀緣?找事做就是攀緣。

4.事來了我不退讓,我把它盡心盡力做好,這叫隨緣做,不去找事做。找事做,那是好(hào)事,不是好事。攀緣,你那個心怎能清淨?

5.真正念佛人要記住一個原則:少事。多事不如少事,少事不如無事。

6.分內的事情要作,分外的事情最好不要去攀緣。不要去找事,你的心才會清淨,無事找事,這是很苦的事情!印光大師一生不搞道場、不傳戒、不收出家弟子,他一生沒事!所以他那個佛號念得好,他念得成功。

7.要是常常攀緣,常常想如何把佛教來推廣,不但不能幫助眾生,自己也毀掉了。不要說是世間事情要放下,出世間事情也要放下,弘法利生這個事情也得要放下,隨緣做,不要攀緣。攀緣就是放不下,這個要知道!

8.念佛法門,教我們一天到晚就是抱著一句佛號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,少一事不如無事,好修!真正念佛人,心之所思、意之所念,只有一個阿彌陀佛,只有一個西方極樂世界。

9.隨分隨力,遇到有這個機會我們就做;沒有了,不去找,你的心永遠是清淨的。如果這個緣太多,找的人太多,你要有智慧,請別人去做去。這好!不要什麼事情都攬著自己來做,那個麻煩就大,怕的是把你的清淨心給擾亂了。

10.出世間法裡面所有這些經論也要放下,不要再去搞了,費那些腦筋劃不來!多看幾部經不如多念幾句佛,為什麼?你多看經不能增高品位,多念佛會增高品位。

11.我們的目標是求生西方極樂世界,所以學佛的人在這世間,千萬要記住:一切隨緣而不攀緣

 
 
 
 
 
 
1 佛法裡面講四種緣,報恩、報怨、討債、還債。覺悟的人有好處,他懂得用佛法來與人相處,即使是討債的、報怨的,也能夠和睦相處。

2 受了人家的冤枉,受了人家的侮辱,受了人家的毀謗,覺悟的人,會以心平氣和來處之,不會去計較,知道這是消業障,消完就沒有了,他很開心、很自在、很快樂。

3 一個覺悟的人,絕不怨天尤人!我常勸人,把第一號的冤家對頭,給他寫個長生祿位供在佛像的旁邊,每天做早晚課,拜佛也拜他,把他當作佛菩薩一樣看待,你們肯不肯做?

4 把冤家對頭當作佛菩薩一樣看待,你的心就平了。你心平氣和,身體就健康了,修學功夫就上道了,這非常非常的要緊!

5 學道的人,先要把心量拓開,能容人、能夠包涵人,能做到心平氣和,這種人有福。

6 我們在聖賢典籍裡面看到,世出世間的聖賢,愈是有學問,愈是有德行,愈是謙虛,愈是忍讓,處事待人接物,心平氣和。

7 心平氣和,煩惱不會發作,不會怨天尤人,順境、逆境,善緣、惡緣,沒有一樣不好,統統好,這個多快樂!

8 覺悟的人,心平氣和,對一切人、一切事、一切物,一視同仁,他多自在
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淨宗修行必須具備的條件就三個,第一個信,第二個願,第三個行。蕅益大師常說的信願持­名,印光大師繼承了,印祖也常常說這句話,常常用這句話勸勉同修,信願持名。他老人家­常講的十六個字,這是印光大師傳心法印,他教人「敦倫盡分,閑邪存誠,信願念佛,求生­淨土」。這十六個字確實是老人一生行誼的寫照,你要問印光法師是什麼樣的人,十六個字­講清楚了。我們現代淨宗學人要向老法師學習,把這十六個字做到。敦是親愛、是和睦,倫­是同類。從自己家裡講,父母兄弟姐妹,同類,再擴大是我們的家族,再擴大是國家民族,­再擴大是整個世界的人類,凡是人,皆須愛。這就是敦倫。盡分,盡我們自己的本分,對父­母要盡孝,對兄弟要友愛,對朋友要有信實,誠信,這都是本分。五常是本分,八德是本分­。一定要把每一個字都做到,落實在生活,落實在工作,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。

閑邪存誠,閑邪是防止邪惡。現在社會上邪惡多,太多太多了,自己要懂得預防,如何遠離­它們。最明顯的邪惡,很容易侵犯到你家裡來的,頭一個就是電視、網路、報紙、雜誌,這­裡面內容,十之七八都是教人殺盜淫妄,都是教人貪瞋痴慢,要遠離。對我們念佛,干擾我­們清淨心的,我看頭一個就是手機,不是個好東西。雖然是便利了,但是讓你從早到晚不能­安靜。你想念一串佛,念珠一串一百零八聲,電話來了,就把你打斷了。我們活在這個世間­,什麼最重要?往生極樂世界最重要,凡是妨礙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我統統遠離,我統統­放下。這個自己要知道把關,這叫閑邪。存誠,存心要真誠,對人、對事、對物一片真誠,­遠離邪惡。這印光大師一生,他就是這麼一個人。

信願念佛,求生淨土,這是修淨土的條件,對淨宗有堅定的信心,有堅定的意願,我只求往­生極樂世界,老老實實去念佛。執持名號就是老實念佛,終極的目標是求生淨土。這十六個­字總結起來就是彌陀弟子,彌陀弟子像什麼樣子?就這個樣子,這才是彌陀弟子。這十六個­字沒做到,是彌陀假弟子,不是真的,自以為是彌陀弟子,阿彌陀佛不承認;這十六個字做­到了,那是真正的彌陀弟子,與阿彌陀佛完全相應。印光大師一生,自行這十六個字,化他­也是這十六個字

 
 
 
 
 
 
处难处之事俞宜宽
处难处之人俞宜厚
处至急之事俞宜缓
安莫安於知足
危莫危於多
 
 
 
 
 
 
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一切以修身为本
宇清国安家和人乐一切以教学为先

 

~~~~~~~~~~~~~~~

 

 
我們活在這個世間,不要為自己,要為眾生,要為正法久住,為什麼?正法是救度眾生的,正法是幫助眾生覺悟的,這在佛法裡面講續佛慧命

 

 

 

續佛慧命是自己真幹,有解有行。這個覺悟是,真正把自己的過失修正過來,這是,解行相應。我們在做這個工作,做給別人看。做給別人看是利他、化他;自己這樣做是自度,自度度他。

 

 

 

自度度他是一樁事情,不是兩樁。你要度他,首先要自度;你不能自度,決定不能度他。諸佛如來、法身菩薩,你們看看,哪一個不是自度度他?都是從自己本身做起,連儒家教學都是。

 

 

 

《大學》裡頭說,自天子以至庶人,壹是皆以修身為本,儒家講修身,佛家講修行,名稱不一樣,意思完全相同。所以,一定要從自己真修幹起。有過失不怕,怕的是你不修正。現在人有很多愛面子,不肯認錯,這是最大的錯誤,這個業很重很重!中國諺語所謂人非聖賢,孰能無過,過而能改,善莫大焉,一個人覺悟了,他勇於認錯、勇於改過,這個人就是聖人、就是賢人。死愛面子,不肯承認過失,死不悔改的人,這是凡夫,我們很清楚,他的前途是往下墜落;只有知過改過,這個人的靈性是向上提升。

 

 

 

讀聖賢書沒有別的,聖賢書裡頭常常指出我們自己的過失在哪裡。平常沒有人指責我們,我們讀聖賢書就知道了。譬如你讀《十善業道》,知道殺生的念頭是錯誤的,知道念頭錯誤就要改。我們要愛眾生,要慈悲一切

 

 
 
 
 
 
今天社会问题出来了,地球问题也出来了,灾难这么频繁,你要问什么原因?给诸位说,我们把教学疏忽了,古圣先贤的教学没有了,把中国传统,这个文化传统,曲解了、误会了,认为那是古代的,跟不上时代了,应当要淘汰掉,不要了。佛法是迷信,是宗教、是迷信,也应该把它取消,不要了。而不知道佛法跟我们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三家,都是诸法平等,究竟如如,人家都到这个境界,人家心地清净平等,大彻大悟,所建立的这些法,与性德完全相应。

你看中国老祖宗讲的五伦,五伦是什么?关系,人与人的关系,主要是讲这个。父子关系、夫妇关系、君臣关系、长幼关系、朋友关系,讲得多好!现在这五种关系都没有了,都破裂了,所以社会乱了,家不家、国不国,人民可苦了,可可怜了。中国从上古到满清,社会都能够维持和谐、安稳、安定。

现在乱世,整个社会混乱,传统的教育丢掉了,佛法的教育丢掉了。我们很有幸看到近代二十年,这世界上有许多量子物理学家,他们最近发现,意念有非常大的能量,能够改变物质。这个信息我们听到很欢喜,为什么?跟佛经上讲的一样,跟中国传统儒释道讲的一样,他们能用科学来证明。那我们就有理由相信,中国的儒释道它不是宗教,它是什么?肯定会被这些人认定,肯定儒释道三家是高等哲学、是高等科学,它会从宗教里脱胎换骨,摇身一变变成全世界最高的科学与哲学。

能够帮助社会恢复安定和平,能够化解地球上这些灾难。用什么方法?还是教学为先。老祖宗的智慧不得了,没有人能赶上,我们对老祖宗要有坚定的信心。老祖宗都是诸佛如来的化身,有坚定的信仰,肯定他们的教诲是至善,是大圆满

 
 
 
 
 



净宗祖师大德教我们老实念佛老实二字不容易做到,做到的人这一生决定上辈往生。有的人善根福德深厚,不要修就老实,他一听佛的话,就真的万缘放下,对世间五欲六尘、名闻利养不再放在心上,是非人我统统舍弃。有的人是要去修才会老实,而我们是学了还不老实,这是业障习气深重。一定要在生活环境里面转境界,念念提醒自己,认真努力修学,真正放下万缘,才能消除业障